在陆羽之前,茶是作为药品、食品使用的。在《茶经》之后,茶正式成为饮品,并进入人们的生活中。《茶经》是一本不可不读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介绍了唐朝及以前的茶叶生产制作和饮用情况。虽然原书为文言文,但萧山书院带领大家解读《茶经》,传承中国茶文化。从字形来看,“土”最早是表示“苦菜”等植物,并非后世所指的“茶”。而在古代,“土”与“茶”是相通的,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土”的意义上对应于“苦菜”的“图陵”,以及与方言相关联的多种称呼。到了唐代,《陆语茶经》进一步确立了“甲、舍、名、传”的名称,并最终统一了茶的字形。茶字的本意是象征人在草木间,回归大自然,倾听大自然的声音。陆羽的《茶经》是中国茶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