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会一直读书,一直痛苦,一直与自己的无知、偏见、狭隘,见招拆招。”
---加缪
昨天和我妈一起投屏看新周刊采访张越。
她提到之前看《她的房间》,刘小样曾引用加缪的一句话,也同样一直激励着她。
内心一紧但没说出口,“我的呀耶,人生也不用这么辛苦哈,你这么卷,别个妈妈会很有压力”。
🟩
看《好东西》,原本我担心很多要素她get不到或者不感兴趣。但作为浓人的她,看到小孩儿安慰小叶数次掉泪,一比较我的确是个……淡人。
🟩
有一天,我同样也是优酷投屏,看陈晓楠的《我的青铜时代》对话罗翔,看着看着觉得不对劲儿好像之前看过,她看了一会儿斩钉截铁地说,“看过,咱俩一起,罗翔眼神中那种悲悯和空洞我有印象。”
又是一惊,连我自己都不记得。
🟩
好像从很长一段时间开始,不管是我主动或不经意带动下,我们总是在吸收同样的信息源。
我能记得的:
《第一人称复数》和《他乡的童年》,《半边天》,《看见》,《锵锵》系列和《圆桌派》,《十三邀》,《一千零一夜》和《开卷8分钟》,《木心和他的美术馆》……
一些共同读过的书或通过我了解的作者,看各种类型纪录片和电影,听小宇宙和看理想各种长音频……她听过成庆老师的《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连《海马星球》也都听过几期……通过播客,她知道更年轻的一代:《故事FM》的寇爱哲、高嘉程和曹富贵儿、小鹿、颜怡颜悦……
去年在我的怂恿下,数字游民社区她都能闯……
但好像没有我的帮助,在其他城市生活,我去上班时她自己同样也能玩转地铁熟练使用各种APP……
🟩
就这样在人生下半场,不知不觉我看似变成引导者。这种感觉……很奇妙。
但有时我也会惶恐,作为半个向导,我是否合格?我的观点想法是否偏颇?
我有没有和她一样:与自己的无知、偏见、狭隘,见招拆招。
🟩
即便如此,
不可避免。
我们像任何一对普通母女,偶尔会争执或暂时互不理解。
但,
爱也是我们必经的辛苦。💚
24年5月中旬,我带我妈一起入住秦托邦数字游民社区两周。
(和我妈在秦托邦拍照留念)
除去自己工作的考虑,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其实也算是我们共同探索养老方式的第一步。
时间戳:
00:42 开启探索第一步,先去秦托邦抓人
09:59 虽然没抓到想要的,但还是有其他收获
15:01 从理念到行动,寺庙养老并不是新兴概念?
19:16 上海部分宗教养老场所:
上海会龙养老院
上海新农普度养老院
上海奉贤区鸿恩托老所
上海光启养老院/光启安老院
上海闵行区爱德养老院
上海恩光敬老院
其他南方地区佛教安养院:
苏州寒山寺
杭州南山讲寺
福建资国寺
福建吉祥寺
镇江大圣寺
江西庐山东林寺
如有需要,可搜索以上寺院公众号,详细咨询具体费用、居住形式及要求。
(注:以上所有信息仅供参考)
21:49 有信仰的养老生活为什么非要去寺庙?那里到底有谁在?
24:33 这些城市还能签订这种协议?
舟山、沧州、唐山、大连、潍坊、烟台、上海、青岛、宁波、秦皇岛、南通、温州
26:47 在还能在一起的时候好好相处,更要珍惜时光珍惜生命
书籍参考:
人生解忧 (本书与播客一样的内容)
播客分享:
秦托邦数字游民社区:不上班只工作的旅居,这样的生活真不内卷吗?
公众号文章:
参考论文:
陈昭 从“灵性生活”走向“灵性护理”:以我国佛教安养院临终关怀实践和思想为例
陈昭.从“灵性生活”走向“灵性护理”:以我国佛教安养院临终关怀实践和思想为例
小喇叭:
有关家人今后的生活安排和方式,如果你也相关问题或建议,
或者你刚好了解北方地区佛教安养院信息,都可评论分享。
或者加入听友群:Ting-wxh,我们一起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