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光复纪念日的设立背景,源于对两岸共同历史文化进行制度性守护的客观需求。通过法律固化抗战胜利记忆,明确1945年10月25日台湾省受降仪式的历史意义。台北中山堂受降仪式标志着日本殖民统治法理否定的完成,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回归中国版图。
台湾光复的法理依据可追溯至《开罗宣言》领土归还条款和《波茨坦公告》国际法原则。这两份国际文件共同构成台湾主权回归的完整法理链条,从根本上否定殖民统治合法性。光复不仅是领土恢复,更体现文化主权拨乱反正,例如台湾民众恢复传统姓名与节日,消除日本皇民化政策的长期影响。
民进党当局取消光复节庆祝活动,试图淡化历史联结。当前背景下,立法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是对《反分裂国家法》协同作用的强化,通过完善国内法体系明确台湾光复作为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法律层面遏制“台独”分裂行径。
台湾问题的解决与民族复兴进程紧密相关。通过制度性守护两岸共同历史,强化民族记忆的法律固化,有助于推进国家统一大业,最终实现民族弱乱到复兴的历史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