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老子他说042-圣人与刍狗

主播: 张恒宽
最近更新: 9小时前时长: 12:13
经典有声|南怀瑾《老子他说》(商河话版)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祭祀草扎刍狗

# 圣人治世之道

# 仁义道德观念

# 天地自然法则

# 天地不仁哲学观

# 上古祭祀习俗

# 道家哲学思想

# 道体作用差别

# 圣人治世之道

# 大道废弛反思

南怀瑾在解读《道德经》第五章时,围绕“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展开分析。他首先从“祭祀草扎刍狗”的习俗切入,指出古人以草扎狗替代活狗祭祀,祭后即弃,以此类比天地对待万物一视同仁的态度,既无偏爱也无刻意施仁,体现“天地自然法则”的无为本质。
针对“圣人治世之道”,南怀瑾强调老子反对以“仁义道德观念”强行干预世事。他对比儒家宣扬仁义却难以实践的现象,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假借仁义之名行残民之实,与圣人顺应自然的治世理念背道而驰。老子认为,刻意标榜仁义反而导致“大道废弛反思”,成为统治工具。
在讨论“道家哲学思想”时,文中提到天地生灭万物遵循“天地不仁哲学观”,万物平等存在与消亡。圣人若效法天地,应如日月明照般自然作为,而非以主观仁爱之名行偏私之举。老子批判当时自称圣人的统治者,实则以百姓为“刍狗”,满足私欲却背离“道体作用差别”的深层规律。
最后,南怀瑾反思东西方文化中宣扬博爱、平等却未能践行的困境,呼应老子对“自然法则”的推崇。他总结道,真正的治世应摒弃强行干预,回归万物自生自灭的平衡,方能避免“圣人治世之道”沦为虚妄口号。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