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老子他说053-急流勇退的类型

主播: 张恒宽
最近更新: 8小时前时长: 10:51
经典有声|南怀瑾《老子他说》(商河话版)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急流勇退历史案例

# 道家隐退思想

# 功成身退的智慧

# 历史人物隐退选择

# 儒家思想隐退观

# 梁武帝功臣隐退

# 诸葛亮鞠躬尽瘁

# 葛洪宦途修道

# 陈抟道家神仙

# 韩世忠明智早退

本集围绕道家思想中的“急流勇退”主题,通过分析历史人物的不同选择,探讨功成身退的实践与挑战。汉代张良虽试图隐退,却未能逃脱政治漩涡,最终死于吕后之手;诸葛亮则以“鞠躬尽瘁”的方式成就绝代功业,与道家隐退思想形成对比。东晋葛洪选择宦途修道,南朝陶弘景则隐退山林,成为“山中宰相”,体现了道家隐退思想的多样性。
隋唐时期,王通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助力唐朝开国,但最终因卷入政治斗争未能功成身退。宋代的陈抟隐居华山,完全融入道家神仙体系;韩世忠在抗金后明智早退,成为历史罕见案例。明代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后仍难逃厄运,凸显功成身退的复杂性。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的功臣韦睿与陆法和展现了不同隐退智慧。韦睿不争功名,战后低调隐退,得以善终;陆法和预言灾祸未果后主动退隐,以道家方式保全自身。这些案例揭示了急流勇退历史经验对后世的借鉴意义。
最后,作者指出儒家思想虽未否定道家隐退观,却将其转化为谦让美德,反映了儒道两家对“功成身退”的不同态度。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隐退选择,进一步印证了道家“功遂身退”之道的实践难度与深层价值。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