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在《老子他说》第61集中解析《道德经》第14章,聚焦于道家哲学核心概念“道”的体用关系。本章提出“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的混元一体道体形态,强调道超越视听触觉感官局限,无法以物理世界物质关联的常规方式感知。其本质混渊一体,无上下方位之分,具有时空作用超越性质,既非具体物质,又贯穿万物生成规律。
进一步探讨道与现实的关联时,南怀瑾将道的哲学延伸至帝王术领导学联系,指出统治者需如人体官能般协调感官与决策。儒家曾子、子思等强调诚意诚信领导基础,反对过度依赖感官欺骗认知偏差或权术操控,主张以因果法则历史经验为鉴,避免被片面信息误导。
文中以禅宗公案为例,揭示人类认知受感官局限的困境,呼应老子“混而为一”的不可分割性。最终总结“知古之道”需结合历史规律与现实实践,把握混渊一体道体本质,方能避免陷入孤立短视的决策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