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在散文中以内蒙古草原为背景,探讨命运与故土的关系。她通过父亲的记忆与个人经历,追寻父辈珍藏的草原梦土,描绘了夏日草原的香草气息与繁茂青草,展现游牧民族的故乡情结。文中强调草原自然风光的纯粹性,如低飞的鹰雕、蜿蜒的河流和霞光映照的缎带般水域,勾勒出石档草原的盛夏图景。
作者将艺术创作与草原体验交织,提及素描插画中夸张的树影意象,并揭示其源于内蒙古牧区草原的真实场景——斜阳下孤独的树与长影。这种虚实交融的笔法,成为其艺术创作灵感来源,呼应了“恍如梦境”的故土印象。
结尾以命运为主题,借海月、雏菊与塞外芳草等意象,隐喻离散与归属的复杂情感。红裙飘扬的画面与欧洲迷雾的对比,强化了对内蒙古草原的精神依恋,最终以“芳草离离”收束,传递出对故乡命运的诗意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