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国际经济秩序演变与剩余价值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遗产为基础形成的现行国际经济秩序,通过美元霸权主导国际金融体系,为全球贸易和金融稳定提供了公共产品。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通过融入该体系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充分受益于其剩余价值。尽管存在争议,中国仍被视为现行秩序的遵循者而非破坏者。
国际金融动荡根源与体系缺陷
美元霸权逐渐成为国际金融动荡根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被指为美国金融霸权工具。2008年次贷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社会财富分配失衡加剧,中产阶级坍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底层群体对现行秩序的不满日益凸显,凸显国际金融体系重构的必要性。
中美经济秩序博弈与亚投行角色
中美博弈从经济依赖转向战略竞争,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布局陆权优势,试图规避美国海权主导地位。亚投行的成立被视为挑战旧机制的第一步,但其人民币结算机制若触及美元霸权核心利益,将引发真正挑战。博弈本质在于合作与斗争并存,需在渐进调整中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发展中国家利益诉求与新秩序构建
中国主张在承认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剩余价值的前提下,联合发展中国家推动渐进式改革。通过亚投行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探索,平衡美元霸权挑战与影响,逐步调整国际金融体系,向更公正合理的方向演变。这一过程需兼顾发展中国家利益诉求与全球经济稳定性,避免直接冲击美国核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