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年间,高拱通过一系列内阁权力斗争逐步巩固地位。陈以琴因中立立场难以调和矛盾,选择隐退;赵贞吉因与高拱党羽冲突辞官隐退;李春芳面对高拱的压制,最终急流勇退,成为两朝首辅中结局圆满者。高拱借御史弹劾门阀等手段排除异己,内阁权臣更迭频繁。
殷士丹通过宦官陈弘引荐入阁,引发高拱不满。高拱授意御史弹劾殷士丹,双方矛盾激化,内阁爆发公开争执。殷士丹最终被迫离阁,高拱独揽大权,联合张居正掌控内阁。
高拱随后清算徐阶家族,指使蔡国熙迫害徐阶,致其家破人亡。张居正暗中斡旋,以“优待旧臣”为由缓解危机,但因流言遭高拱质疑,两人关系恶化。
尽管内阁争斗激烈,高拱与张居正等人仍推动重大国策:明蒙封贡互市政策缓和北方边政危机,开放海禁促进贸易。隆庆朝虽内斗不断,但在应对蒙古入侵与边政腐败等挑战时,阁臣暂弃前嫌,促成历史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