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早期,货币作为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通过提高交换效率推动了生产模式变革。当生产目的转向追逐货币利润时,银行存贷业务应运而生,企业为利润最大化扩大生产,导致市场经济产能过剩成为必然现象。过剩产品在经济周期中面临被蒸发的命运,而银行融资受限时,直接融资和危机应对资产证券化成为主要手段。
金融系统为平衡账目,催生股票、债券等次贷衍生债券,并通过跨国货币交易使货币本身成为买卖对象。这种脱离实体的概念化交易催生了金融衍生工具的狂欢,华尔街利用数学模型包装出复杂的金融产品。信用违约互换等工具被错误视为风险消除手段,助长了人性的贪婪与自大,埋下隐患。
随着金融工具层级提升,金融黑洞自我膨胀趋势加剧,虹吸社会资源并异化为独立体系。金融系统过剩蒸发在雷曼兄弟等机构爆雷事件中显现,印证金融原罪与市场演进的内在矛盾。从一般等价物到衍生品泛滥,市场经济主导的金融体系最终陷入自我循环与崩溃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