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日本通过优先发展制造业缔造经济奇迹,但其技术应用集中于工业领域,与西方社会全面渗透生活场景的科技发展路径形成对比。这一阶段日元政策调整与贸易自由化进程同步推进,1968年日本汽车关税从40%降至1972年的6.4%,标志着日本企业正式进入国际竞争时代。
70年代日本进入经济调整期,对外贸易顺差从25亿美元激增至70亿美元,推动日元升值压力加剧。1971年尼克松新经济政策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贬值使日本外汇储备大幅缩水,迫使日元对美元汇率从360调整为308。这一阶段日本完成从经常收支赤字向投资收支赤字的转变,企业加速海外投资扩张,尤其在东南亚形成经济影响力。
面对贸易失衡与国际压力,日本政府采取双重措施:1972年底宣布降低进口关税20%以缓解日元升值压力,同时启动万亿日元公共事业投资刺激内需。此举既应对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中小企业危机,也试图平衡国内因外汇储备过剩引发的通胀风险。
日本在调整政策中暴露出深层次矛盾,尽管制造业出口持续增长,但过度依赖工业优先战略导致教育、医疗等领域技术应用滞后。这种发展模式虽契合资源匮乏国情,却为后续经济转型埋下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