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近期民调显示,赖清德执政满意度持续下滑,从34.6%跌至31%,反映民众对施政错乱的强烈不满。分析认为,大罢免动员争议、美国关税冲击及能源政策失误是主要因素,这些政策直接导致社会分裂加剧和民生经济压力上升。民进党当局虽启动行政团队改组争议,但舆论普遍批评其换汤不换药,关键人物未更替,难以扭转民意支持流失的趋势。
赖清德提出“四大调整”,包括执政团队改组争议、施政顺序转向民生经济压力缓解、强化行政立法互动及财政体制调整。然而,政策调整被指缺乏实质,如青年政策松绑仅局部调整,团结座谈仍局限于党内闭门会议,未触及社会分裂根源。台媒批评其表面动作意在巩固民进党基本盘,而非解决实际矛盾。
赖清德持续强调选举优先策略,计划投入2026年县市选举,引发舆论质疑其忽视民生经济压力与两岸关系僵局。分析指出,其台独路线强化及政治斗争持续,导致执政困境未解。英国记者艾胥黎辞职事件进一步暴露岛内极端动员乱象,凸显公平声音难以存续的现状。若当局无法调整政策方向,民调阶梯式下滑态势恐难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