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随州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背后有何故事

所属专辑: 焦点时刻
最近更新: 15小时前时长: 12:02
焦点时刻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曾侯乙编钟入选名录

# 世界记忆名录申报

# 青铜铸造双音设计

# 乐律铭文音程关系

# 先秦礼乐制度规范

# 声纹对应乐律档案

# 青铜铸造科学智慧

# 音乐考古学科突破

# 曾侯乙墓考古发掘

# 编钟双音共存设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将中国随州曾侯乙编钟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填补了湖北省在该领域的空白。曾侯乙编钟作为一套65件的青铜乐器,是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先秦礼乐文明实证,其独特的青铜铸造工艺与3755字乐律铭文,系统记录了公元前五世纪的音程关系与声纹对应文献,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认知。
考古专家指出,编钟入选得益于真实性、完整性与唯一性。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的考古发掘中,编钟在未受扰动的墓室中保存完好,铭文与音响互证,成为唯一完整记录古代乐律学的实物档案。其双音共存设计通过敲击正侧面实现互不干扰,展现了青铜铸造科学智慧,被国际学者誉为“活着的音乐文物”。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与三次公开演奏(1978年、1984年、1997年)引发全球关注。参与发掘的冯光生回忆,墓室开启时编钟悬挂如初,音色清亮如“水滴晶莹”。香港回归前夕,作曲家谭盾使用原件录制交响乐,演奏者谭军以跪姿敲击,传递对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编钟的声纹对应文献与乐律铭文,不仅为音乐考古提供关键依据,更成为世界记忆工程中跨越古今的文明对话载体。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