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发生多人向长江倾倒矿泉水的“放生”行为,引发公众关注。视频显示,涉事人员在江边将大量瓶装水倒掉后随意丢弃空瓶,造成公共资源浪费现象。当地街道办回应称,因长江禁渔期新规禁止放生鱼类,部分人改用倒水方式替代传统放生活动,目前正对放生活动组织溯源追责。
此类不文明放生乱象并非孤例,近年来多地频现放生蟑螂、鳄雀鳝等外来物种入侵危害事件,威胁生态安全潜在风险。专家指出,放生行为若缺乏科学规范,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甚至影响经济与生态平衡。尽管参与者声称出于“善心”,但盲目迷信放生行为批判声不断,例如倾倒矿泉水本质属于瓶装水浪费问题,与其“行善”初衷相悖。
舆论呼吁加强放生法规监管不足问题,引导民众以合理方式表达善意。媒体评论强调,放生应避免形式化与功利化,提倡将资源用于实际公益,如捐赠缺水人群或保护环境,真正实现善行与生态保护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