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宣布对中国台湾地区加征32%关税,引发岛内各界强烈反应。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批评赖清德当局“贵美卖台”行径,强调两岸合作可共同抵御外部风险。美方关税政策不仅导致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其自身经济也面临困境,智库预测美国今年经济增长或陷入停滞,关税反噬效应已波及普通民众和小企业。
浙江义乌作为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成为观察中国外贸应对策略的重要样本。三位义乌老板娘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化解风险:何丽红将暂停的对美出口订单转向其他国家消化;龚女士缩减50%对美业务,转向内销市场;张吉英依托“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实现雨伞销往全球200多个地区。商户普遍采取“鸡蛋不放在同一篮子”策略,通过跨境电商、多语种营销和产品升级应对全球贸易风浪冲击。
数据显示,2024年义乌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超60%,成为外贸增长核心动力。尽管美国仍是义乌最大单一出口国,但商户更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和渠道韧性,通过开发新市场、强化内需拉动展现中国制造优势。面对关税政策带来的成本压力,义乌商户以“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务实态度,在贸易变局中探索突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