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档案馆近期公开的珍贵史料中,一张1938年苏联援华飞行志愿队飞行员布拉格维申斯基手绘的空战手绘作战示意图,完整还原了武汉五三幺大空战场景。这批从俄罗斯军事档案馆复制的19件史料,填补了武汉抗战历史档案的空白,印证了中苏空军联合抗战的协同作战模式。1938年武汉成为抗战指挥中心后,苏联志愿军与中国空军共同阻击日军轰炸,取得全面抗战以来首次重大空战胜利。
档案记载显示,苏联援华飞行志愿队成员在武汉外围长江北岸展开民族存亡保卫战,半小时内击落14架敌机。原北京航空联谊会代理秘书长王长福回忆,布拉格维申斯基等飞行员常临危受命,甚至穿拖鞋紧急升空作战,展现国际援华抗战精神。1985年多位苏联老队员重返武汉,与曾并肩作战的中国飞行员吴鼎臣重逢,留存的老照片成为国际情谊的鲜活见证。
陈怀民空战壮烈牺牲的事迹尤为震撼。1938年4月29日武汉空战中,时年23岁的陈怀民驾驶起火战机撞向敌机,以两死两伤的代价击落20架日机。周恩来曾代表中共驻汉机构为其追悼会敬献花圈,武汉三镇两万民众自发悼念。其遗物日记本的血迹与遗言"兄弟姐妹继续抗日",成为抗战军民斗志激励的象征。
汉口解放公园现安葬着29名为国捐躯的苏联飞行员,陈怀民路则成为城市记忆的载体。江汉大学武汉抗战研究中心指出,这些档案不仅承载着国际主义精神,更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通过历史拼图的复原,后人得以感知不同国家为正义与和平携手共进的伟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