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426 亲历美国对华301调查听证会始末

所属专辑: 忽左忽右
主播: JustPod
最近更新: 1天前时长: 01:20:04
忽左忽右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中美贸易战301调查

# 美国关税听证会现场

# 美国企业关税豁免申请

# 美国产业链中国依赖

# 特朗普关税行政令

# 华盛顿K街游说机构

# 中国制造业品质优势

# 美国汽车行业232调查

# 中国高科技专利壁垒

# 关税对美家庭开支影响

301调查背景与机制

2018年美国启动针对中国输美产品的301调查,名义聚焦高科技产业,实际通过总统行政令扩大至全品类。该调查打破传统关税测算规则,以特朗普政府单方面宣布国家紧急状态为法律依据,将中国输美商品关税税率提高至空前规模。美国商务部主导的听证会采取封闭形式,仅批准少数中国代表团成员入场。

听证会争议与行业博弈

听证会上超过2000家美国企业和行业协会申请关税豁免,99%参会者反对征税。美国企业普遍强调对中国供应链依赖,如自行车厂商坦言中国产业集群效率无可替代,军方代表披露干船坞等关键设备依赖中国制造。低技术行业(如宠物食品、家具)与高科技领域(半导体原材料、医疗器材)均指出中国产品的工艺优势及配套完整性。

关税政策矛盾与执行漏洞

美国政府通过拆分产品类别、增加申请复杂度限制豁免审批效率,迫使企业转向K街游说公司。听证官多为年轻技术官僚,缺乏产业认知,反复质询企业能否转移产能,遭行业代表激烈反驳。典型案例包括美国古董交易商揭露中国百年文物加工能力,以及电子烟行业因93%专利归属中国而遭传统烟草业联合打压。

贸易战长期影响与产业反思

301调查暴露美国产业链脆弱性,如医药行业依赖中国初级原料、零售业测算家庭年开支增加上千美元。中国制造业“新三样”(品质、工艺、配套)认知通过美企陈述得到强化,与“老三样”(成本、基建、人力)形成对比。尽管4%支持征税行业(钢铁、烟草)试图利用政策遏制竞争,但多数企业承认全球化分工不可逆,关税成本最终转嫁至美国消费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