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解释160:第三十二品梦幻泡影如露如电

最近更新: 2023-10-26时长: 33:14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评论37条评论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置顶:关于向购买“张晓洁解释《金刚经》”音频专辑的同学提供电子版文稿的通知: 1、在蜻蜓fm完成购买此专辑的同学,把能证明你已经完成购买此专辑的相关凭证截图,然后把此凭证截图通过我的公众号“张晓洁解释金刚经”以发送信息的形式发送给我,发送相关信息时请同时留下你的电子邮箱。收到你的购买凭证截图后,我如果认可该凭证截图,我将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把此专辑全部电子文稿发送至你所留电子邮箱。 2、凭证截图一定要能体现出两点关键要素,其一,你已经完成了购买支付,其二,你完成购买支付的作品是“张晓洁解释《金刚经》”这个专辑。 3、请注意此通知第1条所述内容不是一个承诺,也即,你即使购买了此专辑,并发送了相关凭证给我,我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不发文稿给你。 4、收到文稿的同学请注意,此文稿仅供你个人学习使用,不允许你发布到任何公共平台。 5、此次计划发送的文稿为截至2022年11月份最后一次所作修订完成之后的文稿,此专辑文稿之前陆续作过小的修订。于2022年8月份,我重写了其中4期文稿。 6、鼓励大家购买此专辑是我此次有选择性提供文稿的目的。购买此专辑的人越多,平台给此专辑提供的曝光流量也会越多,这是我所最终关心的。 7、此次有选择性地提供文稿的活动可能由于各种原因随时终止,我删除此通知之时即是此次有选择性地提供文稿的活动终止之时。 8、很多同学关心“张晓洁解释《金刚经》”这个专辑文稿的出书问题,此处统一给大家做个答复,到目前为止联系过中华书局,和中华书局相关编辑有过简单的电话沟通,之后按该编辑要求发送样章至中华书局指定邮箱,之后就石沉大海,再无音讯。我判断此专辑出书难度相当大,我也无心情无时间再找其他出版社一一问询联系,这也是我此次要为大家提供电子文稿的原因之一。 9、如果有哪位同学愿意为此专辑出书帮忙联系出版社,可以私信我,我乐意配合。 张晓洁 2023年1月13日

2023-02-12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谢谢张老师!辛苦啦!弘法功德无量!

2023-08-30
无常67

无常67:感恩张老师,几年了各种闻思终于明白宗教的“宗”字到底是什么,但这么多名言“教”要好好学习,稍有不慎即失之千里,幸好万变不离其宗,感恩有名师🙏🙏🙏

2022-06-02
🐳

🐳:张老师,能不能再开一个专辑,讲一讲其他经典

2022-06-02
面的开始

面的开始:厉害👍👍👍👍

2022-05-08
皮子1984

皮子1984:张老师,听完您的讲座,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谢您无私的分享,您的讲解纠正了我的一些错误知见,比如对四相,实相,涅槃等的理解。我也明白了,大乘佛法修行的核心在于破我执。可是,我依然有一些小的迷茫。想听下您的看法。对于世界上很多人而言,我执是他们做事情很重要的一个动力,比如,很多人会想我要名垂青史,我要光宗耀祖,我要富甲一方,我要佳丽三千,我要出人出人头地等等,为了满足这些我执的需求,人们努力奋斗,拼搏,最后,有的人成功了,成了众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可是,如果破除了我执,人们没有了那个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我,还会有想要成就什么事业的动力吗?支持您完成了这样的鸿篇巨制的动力又是什么呢?有没有一丝丝成就小我的动机呢?

2022-02-26
美朵儿在佛州

美朵儿在佛州:张老师,听完此佛法讲解,感恩之心不可言表!您是否有想法出版英文版?能闻得您的讲解,能喜爱听懂,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2022-02-04
151xxxx5986

151xxxx5986:您所说的“大我”,跟阿赖耶识意思差不多吧

2021-12-20
2631107432

2631107432:张老师,有没有把这个音频编辑成书的想法!我喜欢看问题,可以随时查找句子!也可以把你的手稿复印成册。建个微信群,需要的人可以跟你购买!

2021-09-27
金刚怒目相向

金刚怒目相向:老师,可以准备出书了。

2021-09-19
187xxxx9001

187xxxx9001:从第一集追到这里,有很多话说在结尾,从第一集逐字逐句抠到这里,首先从这部金刚经讲解的质量来说,不输前人,甚至可以比肩。以经解经六译本对比的策略科学严谨,举例子,摆事实,苦口婆心。非常感谢能有幸读到您的这部解释。唯一想说的,或者担心的就是,希望这里不是我们结缘的终点。虽不相识,却fo法相同,心相知。如果还有其他经典等着我们,我觉得是大家的福分。

2021-09-17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1 今天我们来讲解金刚经第三十二品。 很显然,金刚经第三十二品是金刚经的最后一品。 我先来为大家诵读经文。我们先来诵读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 金刚经鸠摩罗什法师译本云: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fo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fo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下面我们再来诵读玄奘法师译本。 金刚经玄奘法师译本云: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以无量无数世界盛满七宝。奉施如来应正等觉。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于此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乃至四句伽陀。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如理作意。及广为他宣说开示。由此因缘。所生福聚。甚多于前。无量无数。云何为他宣说开示。如不为他宣说开示。故名为他宣说开示。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诸和合所为 如星翳灯幻 露泡梦电云 应作如是观 时薄伽梵说是经已。尊者善现。及诸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并诸世间天人阿素洛健达缚等。闻薄伽梵所说经已。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经过漫长的跋涉,我们今天来到了金刚经的最后一品第三十二品,在这一品里,fo最后又给我们交代了几句话。

2021-09-10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2 先看第一句。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以无量无数世界盛满七宝。奉施如来应正等觉。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于此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乃至四句伽陀。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如理作意。及广为他宣说开示。由此因缘。所生福聚。甚多于前。无量无数。” 很显然,在讲说金刚经行将结束的时候,fo还是放心不下正法的传承流布问题。大部分人于金刚经的甚深经义无法解了,关于这一点fo心知肚明,而对于极少数能够于金刚经全经“究竟通利”的人,fo担心他们懒惰或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困难不出来为他人讲解金刚经。你或许会说,可是讲解金刚经的人并不少啊?各种书籍各种讲解金刚经的音频多得看不过来听不过来。如你所言,讲解金刚经的人确实不少,但你睁大眼睛看看,这些讲解金刚经的人里面有几个真正懂金刚经。 所以fo在金刚经的最后说白了还是担心大乘fo法的传承流布问题,他担心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末法时代,于此事明了的人太少,如果这些凤毛麟角明了此事的人不出来讲,大乘fo法的传承流布就会非常困难。那些不懂的人,出来讲的人再多也没有用,他们自己都不懂,你又如何指望他们能把这个事情给别人说清楚? 所以,在金刚经的前面fo虽然已经多次赞叹过“领受奉持金刚经、为他人宣说金刚经”的功德,但在金刚经最后一品fo又重复说了一遍。考虑到任何演说结尾位置的重要性,fo在金刚经中压轴再次赞叹“领受奉持金刚经、为他人宣说金刚经”的功德,可见fo有多么重视鼓励有能力的人去为他人解说金刚经。 这句“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于此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乃至四句伽陀。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如理作意。及广为他宣说开示。由此因缘。所生福聚。甚多于前。无量无数”的经文,前半部分“于此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乃至四句伽陀。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如理作意”,是鼓励学人自己去“领受奉持金刚经”,后半部分“广为他宣说开示”,是鼓励学人“为他人宣说金刚经”。虽然表面看此处于fo的赞叹“自己领受奉持金刚经”和“为他人宣说金刚经”是并列的,但我个人认为此处fo主要是要赞叹“为他人宣说金刚经”,因为对于大部人学人而言,为了提升自己所进行的学习往往不需要太多外来的督促自己自觉就会做,可是,去帮助提升别人这个事实事求是地说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太大动力的。

2021-09-10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3 fo对众生的心思,悉知悉见,所以fo觉得于为他人宣说金刚经这个事上,需要不遗余力地进行鼓励鼓动。那么这个专辑的一开始就讲了,于般若通达的人仍然是大凡夫一个,想鼓励于般若通达的大凡夫去为别人讲说金刚经,告诉他们为他人讲说金刚经可以为自己集聚福德无量无数不排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方式,更何况fo以他的fo智知悉,为他人正说金刚经确实会为说的人集聚无量的福德。也即fo说“为他宣说开示。由此因缘。所生福聚。甚多于前。无量无数”这个话的时候固然是在鼓励你去为他人正说金刚经,但说的话是为了鼓励你和说的话是真实的这二者并不必然冲突。 所以诸位,如果于金刚经的经义确实已经明白了,不妨为他人讲讲,fo说你这样做“所生福聚”,比“菩萨摩诃萨。以无量无数世界盛满七宝。奉施如来应正等觉”“所生福聚”还多“无量无数”。 实事求是的说,我们都是大凡夫,谁不喜欢福聚呢?谁不喜欢生活富足?谁不喜欢生活风和日丽万事如意呢? fo就这么真实,fo最讨厌虚伪。 fo不说,那个谁谁谁你必须出来为大家讲金刚经,因为这个事只有你明白所以你有义务有责任出来为不懂的人讲。fo不这样说,反而fo会说,那个谁谁谁,我告诉你个秘密,这个秘密唯fo智能知,这个秘密就是为别人清晰正确地解说金刚经可以为讲的人集聚无数无量的福聚,因此既然你已经明白,我希望你能为别人讲一讲,fo他会这么说。 所以fo就这么真实直接,fo不搞虚伪那一套。 接下来我们再看金刚经第三十二品中fo给我们交代的第二句话。 “云何为他宣说开示。如不为他宣说开示。故名为他宣说开示。” 此句经文fo借助“为他人宣说金刚经”这个事儿又把金刚经最重要的主旨强调了一遍,也即无论你做什么,其实真实皆无“我想”、无“人想”、无“众生想”、无“寿者想”。 此“云何为他宣说开示。如不为他宣说开示。故名为他宣说开示”是玄奘法师的译文,此句经文对应的真谛法师的译文为: “云何显说此经。如无所显说故言显说。如如不动。恒有正说。” 此句经文对应的岌多法师的译文为: “云何及广说。如不广说。彼故说名广说。”

2021-09-10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4 此“云何为他宣说开示。如不为他宣说开示。故名为他宣说开示”句义是说,于最究竟处,说法的人,和听法的人,心境智慧不在一个层面上。听法的人,总觉得说法的人情真意切,其实不然。其实,听法之人与说法之人境界冰火两重天,听的人听得热火朝天,说法的人其实寂然如山水无语。此说法人说法时,好比凡夫梦中呓语,说法人于自己所说之话语,应宛如山泉于自然涌出之泉水无所知,说法人说法时,应如不识字的人看书,满眼“白纸黑字”斗大的字却不识一个。说法人于自己所说之话语,应无分别而感如感天籁鸟语,是为“云何为他宣说开示?如不为他宣说开示,故名为他宣说开示。” 很显然此处fo说“云何为他宣说开示。如不为他宣说开示。故名为他宣说开示”fo是为说法的人提了一个说法者说法时应达到的智慧状态的终极目标,此处fo说“云何为他宣说开示。如不为他宣说开示。故名为他宣说开示”并不是要求凡夫为他人讲解金刚经时一开始就要达于这种状态。 说的直白一点,fo此处所说的“云何为他宣说开示。如不为他宣说开示。故名为他宣说开示”描绘的正是诸fo说法时的智慧状态。 fo说法时,无“我想”无“人想”无“众生想”无“寿者想”,fo说法时,寂然如山水无语,fo说法时于自己所说之话语言辞文字,宛如山泉于自然涌出之泉水无所知。 楞伽经云: “大慧,若有说言,如来说堕文字法者,此则妄说,法离文字故。是故,大慧,我等诸fo及诸菩萨不说一字,不答一字。所以者何?法离文字故,非不饶益义说,言说者众生妄想故。” 也即,此句是fo对大慧菩萨说,大慧啊,如来所说境界不堕文字,文字所描绘的“有”也好“无”也罢其实都无实义,如来所说法义要依于文字这个跳板向上一跃方可领会。 fo继续说,大慧啊,如果有人说如来说堕文字法,那这种说法纯粹是不明所以的妄言妄语,因为诸fo如来见闻觉知境界离一切文字想象妄想,所以大慧我曾在经典里说,诸fo菩萨不说一字,不答一字。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因为无上正等正觉离一切文字想象妄想,所以诸fo所说的法和世间法不一样不是“如言取义”所能解了通达的,诸fo说法时自己也不着一切文字想象妄想。而言语文字本质上其实就是众生妄想的一种表达。

2021-09-10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5 所以我们凡夫听法听得人物地点时间事件俱全热热闹闹,可是fo说他说法时“不说一字,不答一字”,fo说法时于自己所说之话语言辞文字,宛如山泉于自然涌出之泉水无所知。 所以大家不要拟人化说法的fo,不要把自己妄想之中的“我想”、“人想”、“众生想”、“寿者想”不觉地投射到说法的fo身上。 其实fo就像虚空一样,不过这个虚空具有智能。 注意我这里说“像虚空一样”显然只是个比喻,你要正确理解我所作的这个“像虚空一样”之比喻所要比喻的是什么,你千万不要把此比喻理解为我主张“什么都没有”。 为什么fo说法时于他来说其实是“不说一字,不答一字”寂然如山水无语呢?为什么fo说法时于自己所说之话语言辞文字,宛如山泉于自然涌出之泉水无所知呢? 因为法身本自具足说法的潜能、本然可以说法,法尔如是,法尔圆成,无说法者,亦无所说。众生总以为有个说法的fo、fo有法在说、fo说法声情并茂情真意切,众生总这么以为完全是众生以自我妄想中的想象投射到应身fo身上从而在自己心中把应身fo拟人化了。 另外,由于法身本自具足说法的潜能、本然可以说法,所以fo法永不灭。有时经典提到fo法灭只是方便的说法,法身本自具足说法的潜能、本然可以说法,fo法永不灭,但要福慧具足才能与fo法相应,与fo法相应才能听闻fo法。 为了让大家相信上面我们所说的话,下面再为大家引用一段楞伽经的经文。 楞伽经云(实叉难陀法师译本):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fo言:“世尊,如世尊说:‘我于某夜成最正觉,乃至某夜当入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亦不当说,不说是fo说。’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语?” fo言:“大慧,依二密法故作如是说。云何二法?谓:自证法及本住法。云何自证法?谓诸fo所证我亦同证,不增不减,证智所行,离言说相、离分别相、离名字相。云何本住法?谓法本性如金等在矿,若fo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位,法界法性皆悉常住。大慧,譬如有人行旷野中,见向古城平坦旧道,即便随入止息游戏。大慧,于汝意云何?彼作是道及以城中种种物耶?” 白言:“不也。” fo言:“大慧,我及诸fo所证真如,常住法性亦复如是。是故说言,始从成fo乃至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亦不当说。”

2021-09-10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6 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某夜成正觉  某夜般涅槃 于此二中间  我都无所说 自证本住法  故作是密语 我及诸如来  无有少差别 先看第一句。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fo言:“世尊,如世尊说:‘我于某夜成最正觉,乃至某夜当入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亦不当说,不说是fo说。’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语?” 此句经文简单来说即是,fo声称自己于证道涅槃之间“不说一字”,fo声称也不存在所谓fo已经说和将要说这样的说法,fo声称“不说才是正见”。大慧菩萨于fo此等说法甚是不解,所以大慧菩萨问fo,“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语?”也即大慧菩萨问fo,“世尊您这样说言下之意是?” 看下句。 fo言:“大慧,依二密法故作如是说。云何二法?谓:自证法及本住法。” 此句是fo答复大慧菩萨说,大慧啊,我说证道涅槃之间“不说一字”其实是希望通过这样说令你们明白两点,一是无上正等正觉是“自证法”,二是无上正等正觉是“本住法”。 再看下句经文。 “云何自证法?谓诸fo所证我亦同证,不增不减,证智所行,离言说相、离分别相、离名字相。” 此句经文翻译成白话文即是: 所谓“自证法”指的是什么呢?诸fo皆是亲身体证无上正等正觉,我也是亲身体证无上正等正觉,我所体证和诸fo所体证等而无异,不增不减,此等体证,超越言说相,超越妄想相,超越文字相。 也即,fo此处解释“自证法”所指时等于又强调了一遍,无上正等正觉之法非凡夫言语表达可及,因为凡夫言语表达本质上调动的是凡夫的妄想,而无上正等正觉正是要妄想息灭才显现。 相反,世间法就可以用凡夫的语言表达,因为一切的世间法规律都是凡夫妄想必须先起才能认识。 所以从无上正等正觉只能亲身体证不能用言语表达这个角度来说,fo说“我等诸fo及诸菩萨不说一字,不答一字。”

2021-09-10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7 再看下句经文。 “云何本住法?谓法本性如金等在矿,若fo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位,法界法性皆悉常住。” 此句经文是fo在解释完“自证法”所指之后接着解释所谓“本住法”的所指。 fo说,所谓“本住法”强调的即是,法身自性自无始来一直常住,法住法位时刻起用,法身自性起用和fo出世不出世没有任何关系,就如同金矿石中的金子一样,虽然金矿石中的金子还掺杂在矿石杂质中,但掺杂在矿石杂质中的金子相比于此同一矿石提炼之后能获取到的纯金,份量等而无异。 fo此处所说的,其实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所谓的修行,并不是要你新建立什么原来没有的东西,所谓的修行,仅仅是把原来就有的东西上面衍生出来的虚妄妄想息灭即可。 那此处这个“本住法”和fo声称自己于证道涅槃之间“不说一字”这个事情有什么逻辑关系呢? 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fo下面一句经文马上就会通过一个比喻来说明,但我们现在可以先简单就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作个解释。 fo此处说“法本性如金等在矿,若fo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位,法界法性皆悉常住”的隐含意思是,“说法”是法身自性的自功能之一,法身自无始来就能自动“说法”,法身具备“说法”这个自功能和“fo出世不出世”这个事情没有关系,fo出世时,众生自然听闻到了fo出世说法,fo没出世时,法身能自动“说法”这个自功能仍然常住在那里只是暂时含蓄着没有起用而已。 看下句经文。 “大慧,譬如有人行旷野中,见向古城平坦旧道,即便随入止息游戏。大慧,于汝意云何?彼作是道及以城中种种物耶?” 白言:“不也。” fo言:“大慧,我及诸fo所证真如,常住法性亦复如是。是故说言,始从成fo乃至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亦不当说。” 此句是fo接着上句经文采用比喻继续解释“本住法”的所指。 fo说,大慧啊,比如有一个行人行走在旷野中,他突然看见前面有一条平坦的旧道这个旧道通往一个古城,所以他就经此旧道步行入城“止息游戏”,fo说,大慧啊,于此种情形我问你,“于汝意云何?彼作是道及以城中种种物耶?” 大慧听了fo的问话后答复fo说,不是。 fo听了大慧的答复后接着说,大慧啊,我和诸fo所证真如常住法性亦复如是,所以我说,“始从成fo乃至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亦不当说。”

2021-09-10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8 以上fo通过这个比喻想表达的意思即是,所谓fo所说的法,其实并不是fo说的,所谓fo所说的法,其实并不是fo精心思量各种善巧方便原创的,fo法教法的这套说辞表达,自无始以来就蕴藏在法身自性中是法身常住的一个自功能。此比喻中“向古城”之“平坦旧道”,比喻的就是fo所说教法。 此处“始从成fo乃至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亦不当说”之“说”字,作“原创”解,作“思维作意之后再把此所作意向他人表达”解。 所以此处这句“始从成fo乃至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亦不当说”的意思并不是说fo没有发出声音。 此处这句“始从成fo乃至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亦不当说”的意思是指所有所谓的fo说法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全部是“录播”。至于是什么时候“录”的,不知道,自无始来这些录好的“磁带”于法身中就本俱常住。 如果你于我上面给你讲的还无法相信,下面我再给你引用一句楞伽经的经文。 楞伽经云(实叉难陀法师译本): “大慧!我依本住法作是密语,非异前fo,后更有说,先具如是诸文字故。大慧!如来正知无有妄念,不待思虑然后说法。” 这句经文前面是大慧菩萨质疑fo曾说过的让人非常难以理解接受的话。 此处此句经文即是fo给大慧菩萨解释,fo说,我说的那些貌似难以理解的话其实都是依“本住法”所说的密语,这些话并不是我不同于前fo自己新说的,fo说,我所说的这些话都是法身本俱现成的,此即此句“我依本住法作是密语,非异前fo,后更有说,先具如是诸文字故。” fo继续解释说,大慧啊,如来正等正觉诸妄想皆已除尽无余,所以所谓的如来说法其实是“如来无虑无察而演说法。正智所化故,念不忘故,无虑无察。” 此处实叉难陀法师的这句译文“如来…无有妄念,不待思虑然后说法”,对应的另一位法师的译文就是,“如来无虑无察而演说法。正智所化故,念不忘故,无虑无察。”

2021-09-10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

张晓洁解释金刚经:9 所以我们凡夫听法听得人物地点时间事件俱全热热闹闹,可是fo说他说法时“不说一字,不答一字”,fo说法时于自己所说之话语言辞文字,宛如山泉于自然涌出之泉水无所知。 fo说法时,无“我想”无“人想”无“众生想”无“寿者想”,fo说法时,寂然如山水无语。 所以在金刚经最末尾处,fo给你交底说,“云何为他宣说开示。如不为他宣说开示。故名为他宣说开示。” 诸位啊,金刚经文字平淡,但义理却甚深甚深,所以大家研学金刚经时不能马虎应对。可是我偏偏发现,研学金刚经的人中间,一百个九十九个都在马虎应对,甚为可悲。 在金刚经第三十二品的最后,fo又说了一个偈子来作为金刚经全经所讲内容的总结。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诸和合所为 如星翳灯幻 露泡梦电云 应作如是观 这个偈子鸠摩罗什法师译本的翻译更朗朗上口,而且就这个偈子的翻译来说,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和玄奘法师的译本差别不大,所以我们下面就以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来讲解这个偈子。 金刚经鸠摩罗什法师译本云: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此处“有为法”即是与真实之“无为法”相对应的凡夫妄想,“有为法”这个妄想的核心即是有“我”和“我所”之虚妄对待,而“我”和“我所”对待妄想换个说法即是有“我想”“人想”之“人”我妄想同时又有事物各有自性之“法有我性”妄想。 真实之无为法的核心即是有为法的反面,即“人无我”“法无我性”。 此处“如梦幻泡影”,即是强调真如自性于六根起用一切如幻,也即,此处“如梦幻泡影”,即是强调真实之“法无我性”,也即所谓各各拥自性而自持的不同事物其实都皆无自性都“性空”,也即所谓各各拥自性而自持的不同事物其实都如镜中映像都如水中映像。 注意此处“如梦幻泡影”之“如梦”,指的是空间妄想和时间妄想升起后“这个世界熙熙攘攘人事纷繁而‘我’置身其中东奔西走忙忙碌碌”的那种感觉“如梦”。 注意此处“如梦幻泡影”之“如梦”并不是说凡夫见闻觉知的一切都是梦都虚无。“如梦”这个表达和“是梦”这个表达意思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不容混淆。“梦”全部都是虚假的,而凡夫的见闻觉知仅仅是失真而已并不是彻头彻尾的全部虚假。

2021-09-10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