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2025精讲课】第四章05.火灾爆炸事故机理(五) 00_00_05-

主播: 小奕助考
最近更新: 2025-04-24时长: 29:34
注安师|技术|课程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分解爆炸性气体特性

# 乙炔分解爆炸机理

# 爆炸极限范围影响因素

# 可燃气体危险度计算

# 初始温度对爆炸极限影响

# 初始压力与爆炸临界值

# 惰性气体降低爆炸风险

# 爆炸容器材料传热性作用

分解爆炸性气体特性与爆炸机理
分解爆炸性气体(如乙炔、乙烯)无需氧气即可通过分解反应引发爆炸。乙炔分解爆炸机理涉及聚合反应生成苯环结构,释放分解热导致未聚合分子分解为碳和氢气,体积膨胀引发爆炸。此类气体与铜、银等金属反应生成不稳定化合物,容器材料需限制铜含量(≤65%)以避免风险。
爆炸极限范围影响因素与危险度计算
爆炸极限由浓度上下限决定,危险度计算公式为(上限-下限)/下限,数值越大爆炸风险越高。初始温度升高会扩大爆炸极限范围,尤其对上限影响显著;初始压力升高一般会扩大范围,但乙炔等存在临界压力(1.4兆帕),低于该值范围不变。惰性气体浓度增加会缩小爆炸极限范围,降低危险性。
外部条件对爆炸的影响与安全措施
爆炸容器传热性越好、管径越细,爆炸极限范围越小。点火源能量越大或作用时间越长,爆炸风险越高。甲烷等气体爆炸极限需用10焦耳以上能量测定。安全措施包括选用非银焊条、控制容器金属含量,避免生成不稳定化合物。
真题分析与典型应用
乙炔作为典型分解爆炸性气体,其爆炸特性常被用于考题。例如,计算甲烷危险度(H=2)、氢气危险度(H=10)需掌握公式;判断爆炸极限影响因素时需注意临界压力、惰性气体作用等特殊条件。历年真题需结合最新规范(如TSG23-2021)调整答案,确保准确性。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