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发展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和熄灭期。初起期以阴燃冒烟为特征,发展期伴随火势随时间平方增长,出现轰燃现象;最盛期火势受通风条件主导,熄灭期则因燃料不足或灭火干预终止燃烧。
爆炸分类依据能量来源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物理爆炸由压力失控导致(如锅炉、轮胎爆炸),化学爆炸则源于燃烧反应(如可燃气体、粉尘爆炸)。按反应相态可分为气象爆炸(混合气体、粉尘)、液象爆炸(液氧与煤粉反应)及固象爆炸(不稳定物质分解)。
爆炸破坏作用主要包括冲击波、碎片飞散、震荡效应及次生事故。冲击波破坏程度与能量、距离和建筑强度相关;碎片冲击范围可达数百米,震荡引发短暂地震波导致结构损伤。次生事故如毒性气体释放(一氧化碳、硫化氢)在密闭空间尤为致命。爆炸核心特征为压力骤升,能量释放速度与密度决定破坏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