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2025精讲课】第三章12.压力管道安全技术(一) 00_00_05-

主播: 小奕助考
最近更新: 2025-04-24时长: 15:46
注安师|技术|课程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压力管道腐蚀分类

# 管道冲刷腐蚀因素

# 压力管道裂纹成因

# 管道蠕变失效特征

# 长输管道阴极保护技术

# 管道泄漏代压堵漏限制

# 管道液积防护措施

# 压力管道疲劳失效类型

# 长输管道地质灾害风险

压力管道事故原因分析
压力管道事故主要由随时间发展的缺陷引发,包括腐蚀、冲刷磨损、裂纹及材质劣化。腐蚀分为内腐蚀(介质导致)与外腐蚀(土壤环境影响),冲刷磨损与流速、颗粒硬度及管道结构变化相关。裂纹多发生于制造安装阶段(焊接应力)或使用阶段(腐蚀疲劳、蠕变)。含氢介质易导致氢损伤,引发材质劣化。
应急措施与泄漏处理限制
压力管道应急措施包括控制超压超温、监测异常振动及安全装置失效。泄漏处理中,毒性介质、裂纹泄漏及壁厚不明的管道禁止代压堵漏。代压堵漏技术因安全风险受限,尤其在易燃易爆管道中需谨慎应用。
典型事故类型及预防
液积破坏需通过缓慢调节阀门、缩短管道长度及设置安全阀防范;疲劳破坏与应力集中、反复载荷有关;蠕变破坏表现为直径变形、轴向裂纹,常见于焊缝区域。长输管道需关注第三方破坏、土壤腐蚀及阴极保护技术(强制电流与牺牲阳极)的应用,重点监测腐蚀发展快、土壤环境恶劣的薄弱区段。
长输管道特殊风险与防护
地质灾害(如荒漠环境)及第三方破坏(偷油钻孔)是长输管道主要外部威胁。防腐层与阴极保护联合使用可减缓腐蚀,但需定期检测腐蚀层完整性。管道设计需考虑自然条件与人为干扰,强化薄弱区段监测及应急响应能力。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