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湿地公约第15届地约方大会上,中国上海崇明、云南大理等九地入选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名单,使中国国际湿地城市总数达22个,居全球首位。此次认证进一步凸显崇明湿地保护成果,其湿地总面积达27.8万公顷,湿地率68.8%,成为从湿地中生长的生态城市代表。
崇明通过上海生态修复二期工程等举措优化湿地环境,西沙湿地与明珠湖景区打造了兼具景观与生态功能的水森林,成为观鸟与红树林观赏胜地。当地还依托湿地旅游新业态,发展崇明大米、清水蟹等湿地产业品牌,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上海自上世纪90年代起重视湿地保护,累计投入约41.26亿元用于湿地保护管理、湿地科研监测及生态修复。华东师范大学专家指出,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是对崇明长期实践的认可,未来上海计划推进2026生态保护项目,强化长江湿地与滩涂保护。
崇明区提出以“湿地之城、生态之城”为目标,构建三生共赢生态格局,持续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为全球提供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崇明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