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产业链外移趋势加剧,引发国内制造业空心化危机。韩国现代、三星、SK等大型企业加大对美投资,如现代汽车集团向美国投资1022亿美元,半导体和电池产业也逐步转移至美国。这一现象与中美双产业链竞争密切相关,美国通过高关税政策施压,促使韩国企业为规避关税壁垒而选择在美国本土建厂,利用美国市场避风港作用维持规模经济。
韩国产业链外移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国内市场规模的局限性。韩国本土人口仅相当于中国两个一线城市的总和,难以支撑庞大的产业链需求。此前,韩国依赖中国及全球市场,但随着中国产业链向高端升级并挤压韩国份额,加上与日本、德国等国的竞争压力,韩国企业转向美国寻求生存空间。
韩国经济支柱产业面临衰退风险。造船业因中国竞争而萎缩,文化输出如韩流、医美等也逐渐被中国本土产业替代。尽管韩国试图通过留住资本应对危机,但美国的高关税政策和制造业回流战略进一步削弱其产业根基。韩美财团历史关联也促使企业优先选择依附美国市场,凸显小国在全球产业链格局变化中的被动性。
美国固步自封的市场策略虽限制自身规模,但对韩国而言仍是关键避风港。中美博弈下,韩国被迫站队,其产业链外移和空心化现象反映出小国在双产业链竞争中的困境,同时也凸显统一大市场对维持产业链稳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