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2024精讲课】第13章 第2节 中药药物不良反应 事件

主播: 天天助考
最近更新: 2025-06-16时长: 30:30
执业药师-中药|知识技能|精品课(一)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中药副作用发生机制

# 中药毒性作用机制分析

# 中药过敏反应临床表现

# 停药后不良反应持续

# 遗传性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成瘾性分级评估

# 中药致癌成分研究

#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流程

# 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分级

中药药物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安全的核心议题。课程重点解析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等类型。副作用与药物多功效特性相关,如大黄逐瘀通经导致腹泻;毒性作用多由剂量过大或蓄积中毒引起,如乌头类药材和朱砂汞中毒。变态反应(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常见于五味子、中药注射剂等。
后遗效应强调停药后遗留的生物效应,如关木通肾损害不可逆,甘草致水肿需关注。特异质反应与遗传相关,如蚕豆病患者的溶血反应。药物依赖性涉及精神依赖和生理依赖,需严格管控。致癌致畸风险存在于细辛、巴豆等含毒性成分的药材中。
不良反应监测需遵循逐级定期报告制度,新药、进口药需在监测期内上报所有反应,严重病例需15日内上报。因果关系评价分为六级,通过用药时间顺序、文献佐证等综合判断。医疗用毒性中药的中毒救治原则需结合具体毒性机制,如附子中毒需及时解毒与对症处理。课程通过案例与关键词解析,强化了中药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应对能力。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