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配伍的临床意义
课程首先解析七情配伍原则,强调相须(如金银花配连翘)、相使(枸杞配菊花)的协同增效作用,以及相恶(生姜配黄芩)、相反(十八反)的配伍禁忌。通过“狗屎”“生五黄”等记忆法,帮助理解药物相互作用机制。
四气配伍的增效原理与升降浮沉应用
四气配伍通过寒热药性组合实现治疗目标,如干姜配附子增强温阳功效,黄连配吴茱萸寒热互制。升降浮沉配伍则通过提壶揭盖、逆流挽舟等法调节气机,对应不同病症的上下表里治疗需求。
归经配伍与引经药效
重点讲解细辛(少阴经引经)、藁本(太阳经本经药)、升麻(阳明/太阴经引经)等药物的归经特性,结合“心胸少阴阳”“麻袋代脉”等记忆技巧,阐明引经药在定向治疗中的作用。
复方配伍的用量原则与炮制应用
复方配伍遵循君臣佐使原则,分析四逆汤(君臣递减)、越鞠丸(等量配伍)、牛黄清心丸(主药量小)等案例。炮制部分详述生大黄(温脾汤)、酒大黄(当归龙荟丸)、熟大黄(大黄䗪虫丸)及大黄炭(十灰散)的差异化应用,强调炮制品对药效方向的影响。
特定药材的炮制差异
解析白芍(四物汤用生品、痛泻要方用炒制)、紫苏子(《和剂局方》用炒品)、杏仁(麻黄汤用生品)等炮制要点,结合“苏子医生”“槐花思夫”等记忆法,明确不同炮制方法对行气、止血、止咳等功效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