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养老院护理员和行政人员深夜加班处理台账,反映出养老行业普遍存在的台账负担问题。护理员每天需填写12类表格,每月涉及1440项数据,超44%的护理员工作时长超9小时,大量时间被行政事务占用。厨房、医护岗同样面临重复录入问题,同一数据需在纸质、电子档和监管平台多次提交,日均耗时2.5小时。
频繁行政检查加剧了台账压力。养老机构平均每季度接受5.7次检查,涉及镇、县、市多级部门,重复检查导致整改要求矛盾。例如消防部门要求拆除防护栏,民政部门却以防坠楼措施缺失扣分,机构被迫“拆装反复”。多部门监管系统互不联通,数据重复录入进一步消耗人力,某机构每月因此浪费76小时。
养老服务记录规范本为保障老人安全和机构免责,但执行中演变为过度留痕。法院案例显示,部分机构因档案瑕疵被追责,导致从业者“过度防御”。数字系统未能减轻负担,反因操作门槛和重复录入成为新任务。
行业呼吁优化台账管理,统一部门标准、打通监管系统壁垒,合并简化检查流程,减少形式化审查。需平衡规范与服务,让护理员从“台账工厂”回归照护本质,将深夜的灯光留给老人而非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