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症是因体内维生素D不足导致的营养缺乏症,主要引发佝偻病,常见于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钙磷代谢异常,影响肠道钙吸收,同时增加肾脏排磷,使骨骼钙化受阻,表现为骨骼生长缓慢、畸形,严重时出现颅骨软化、方颅、肋骨串珠及下肢弯曲(如O形腿或X形腿)等骨骼畸形。
佝偻病的病因包括内源性与外源性因素。内源性缺乏与紫外线照射不足有关,尤其是冬季婴幼儿户外活动不足,导致皮肤合成维生素D减少;外源性因素涉及饮食钙磷比例失衡,如牛奶钙磷吸收率低于母乳。此外,婴幼儿快速生长阶段若未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更易发病。
临床表现分为活动早期和活动期。早期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如易激惹、多汗、枕秃;活动期则以骨骼改变为特征,包括颅骨软化、方颅、出牙延迟、肋骨串珠等。实验室检查可见血钙磷异常及碱性磷酸酶升高,结合X线特征可明确诊断。
治疗需根据病情轻重使用维生素D和钙剂,同时增加户外活动以促进紫外线照射,改善饮食钙摄入。预防重点在于孕期及哺乳期妇女补充维生素D和钙,提倡母乳喂养,婴儿每日补充400单位维生素D,早产儿需加倍。高效钙剂如益钙灵可提升补钙效果,中医辅助治疗常用补肾壮骨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