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泻是两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疾病,主要由饮食不当、病原感染或护理不当引发。典型症状包括大便性状改变、水分增加,可能含有不消化食物或黏液,严重时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婴儿消化系统及神经调节功能未发育成熟,易因喂养方式不当(如过早添加辅食)或气候变化(如腹部受凉)诱发腹泻。
感染因素(如病毒或细菌感染)与非感染因素(如喂养不当、佝偻病)是两大病因。母乳喂养的婴儿需注意缩短单次哺乳时间,人工牛奶喂养者可选择稀释牛奶或米汤过渡,逐步恢复正常饮食,避免加重腹泻。慢性腹泻可能引发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低下,需及时干预。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喂养(如避免夏季断奶)、注意气候变化时的腹部保暖,以及及时治疗基础疾病(如佝偻病)。腹泻期间应暂停高脂肪辅食,通过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严重病例需禁食6-12小时后再逐步恢复饮食,以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