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与平阳君讨论公子谋出使秦国后东归魏国的经历。公子谋在辞行时,应候主动询问其是否有教诲,公子谋借此提出关于权贵命运的警示。他通过递进逻辑指出:权贵无需刻意追逐财富,财富会自然积累;但财富积累后易滋生骄奢,骄奢则会加速败亡。这一因果链条被归纳为“富贵而骄,不可长久而生”。
应候对公子谋的论述深感震动,强调此类训诫需铭记于心,并建议平原君以此自省。对话中,公子谋通过历史案例佐证观点,指出因骄奢而败亡者屡见不鲜。平原君最终以“敬诺”回应,表明接受劝诫的态度。
文本末尾反复强调“富贵而骄,不可长久而生”,突出核心论点,暗示战国时期权贵对奢靡风气的警惕。应候的身份被推测与吕不韦有关,可能映射当时政治人物对权力与道德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