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攻打赵国时,平原君请援魏国成功解围。战后,赵孝成王因平原君未动一兵一卒化解危机,提出为其增加封地东吴城。这一决策引发争议,因平原君并无直接战功,仅凭外交手段退敌。
公孙龙劝谏平原君时强调,赵国豪杰众多,若接受无功受封,可能引发权力分配失衡。他指出平原君因血缘关系担任相国已属特例,追加封地易招致不满。平原君最终采纳建议,拒绝封赏以维护自身声望。
事件背后隐含对权力根基的讨论。公孙龙的观点虽聚焦于表层利益分配,却未触及更深层的根基与民心问题。赵国若失民心,即便权贵争权夺利,国家根基亦难稳固。历史经验表明,得民心者方能长治久安,失民心者终将倾覆,六国灭亡与秦朝短暂统治即为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