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微信“AI搜索”灰度测试DeepSeek:腾讯的下一步大棋?

所属专辑: 早间十分钟
主播: 东篱Jun
最近更新: 2025-05-29时长: 03:24
早间十分钟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事件回顾:微信搜索的“深度思考”

2月15日晚间,部分微信用户发现,搜索框新增了“AI搜索”入口,点击后可直接调用DeepSeek-R1大模型的“深度思考”功能。次日,腾讯官方证实,微信搜一搜正在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R1满血版模型,用户可免费体验多元化的AI搜索服务。
此次测试覆盖范围有限,被灰度的用户需更新至最新版微信,并在对话框顶部搜索栏看到“AI搜索”字样方可使用。未获得权限的用户可通过“腾讯元宝”APP抢先体验同一模型。

图片来源:DeepSeek官网

腾讯的AI布局:为何是DeepSeek?

  1. 双模型策略:混元+DeepSeek的互补
    微信搜一搜此前已调用腾讯自研的混元大模型,而此次引入DeepSeek-R1,形成“双引擎”模式。混元擅长中文语境和腾讯生态整合,DeepSeek则以推理能力、高性价比和开源特性见长。两者结合,既能覆盖日常搜索需求,又能提供复杂问题的分步推理(如数学计算、逻辑分析)。

图片来源:混元大模型官网

  1. 开源生态的野心
    DeepSeek作为开源模型,其社区贡献和行业适配性为腾讯降低了技术成本。目前,DeepSeek已接入腾讯云、代码助手、元宝等多款产品,未来可能成为腾讯AI生态的“基础设施”。此举也符合腾讯近年推动开源技术的战略,如微信此前对Linux内核的贡献。
  2. 应对市场竞争的“性价比”之选
    DeepSeek因高效推理和低成本优势,近期成为国内外云厂商的“宠儿”。腾讯通过接入该模型,既能快速提升产品AI能力,又可避免自研模型的高昂投入。

图片来源:混元大模型官网

用户视角:搜索体验的升级与挑战

  • 升级亮点
    思考过程可视化
    :搜索时展示推理步骤,提升结果可信度。
    生态整合:答案融合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内容,强化腾讯内部资源闭环。
    免费开放:不同于部分竞品的会员制,微信选择“普惠”策略,降低使用门槛。
  • 现存局限
    灰度覆盖不足
    :多数用户仍需等待测试扩展。
    功能不完善:暂不支持历史问答记录和连续对话。
    服务器压力:DeepSeek官方入口曾因访问过载崩溃,微信需防范类似风险。

行业影响:大模型竞争的“第三条路”

腾讯此次动作,或为行业提供新思路——“自研+开源”的双轨模式

  • 对B端:通过DeepSeek开源特性吸引开发者,构建更丰富的应用生态(如医疗、金融场景)
  • 对C端:微信作为超级入口,可能推动AI搜索从“工具”向“服务”转型,例如结合社交属性,支持答案一键转发朋友圈。
  • 对竞品: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的通义千问或将加速开源或合作策略,避免生态孤立。

未来展望:腾讯的AI“大航海”

  1. 搜索场景的深化:若测试顺利,DeepSeek可能渗透至公众号内容生成、小程序交互等环节。
  2. 技术反哺:微信的海量用户数据(需确保隐私合规)或助力DeepSeek模型迭代。
  3. 商业化试探:当前免费模式或为后续增值服务(如企业级深度分析)铺路。

图片来源:混元大模型官网

结语

微信接入DeepSeek,看似是搜索功能的升级,实则是腾讯AI战略的一次关键落子。在自研与开源之间,腾讯正试图走出一条兼顾效率与生态的路径。而对于普通用户,这场“灰度测试”或许预示着:未来的微信,不再只是社交工具,而是通往智能世界的“任意门”。

你认为AI搜索会取代传统搜索引擎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