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正幼年因父亲吕归途(曾任起居郎)与正室刘氏不睦,母子被逐出家门,流落街头。他常到寺庙蹭饭,却遭和尚戏弄,故意不敲钟便提前用餐,使其挨饿。这段吕蒙正落魄蹭饭经历成为其早年艰辛的典故。
太平兴国二年,吕蒙正考中进士,历任升州通判、翰林学士,后受赵宋皇帝赵炯任命为参知政事。发迹后,他并未报复寺庙,反而厚赏僧众,并接回被逐生母刘氏(刘氏被逐不改嫁),侍奉双亲至孝。
吕蒙正任宰相期间以刚正不阿著称。下属献可照二百里的古镜,他以“面孔不过碟子大小”为由拒收,展现清廉品行。他还用夹袋记录官员才能,确保朝廷良才而用,提升选官效率。
面对赵炯的北伐意图,吕蒙正引用隋唐征辽教训,强调内政修明治远策略,劝谏皇帝停止劳师远征。赵炯采纳其谏言,终其相位期间未再兴兵。吕蒙正以宽厚、识人、务实之风,成为北宋初期重要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