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赵恒亲征澶州时,因前方战况不明且援军未至,陷入进退两难。随行官员提出撤退至金陵或京城,但宰相寇准主战决策,强调若撤退必致军心大乱,辽军趁势追击恐危及皇权。赵恒因担忧重蹈太宗失踪覆辙,最终采纳建议,下令继续北进。
宋军抵达澶州黄河南北分界的南城后,赵恒因对岸烟尘弥漫欲留南城。寇准力谏称主力在北城,亲征需渡河以振士气。殿前都指挥使高琼保驾,强行护送赵恒渡河。黄龙旗在澶州北城升起,宋军将士高呼万岁,声震数十里,辽军闻声胆寒。
辽军自萧挞凛战死后士气受挫,萧太后派五千骑兵试探攻城。大将李继龙勇猛破敌,率宋军大败辽军,仅百余骑逃回。赵恒嘉奖将士后,将军权交予寇准,寇准表面饮酒作乐稳定君心,实则周密部署军务,严明军纪。
澶州之战相持十余日,宋军坚守辽军后方要镇,辽军因腹背受敌且士气低迷,萧太后被迫遣使议和。最终,澶州之战促成宋辽和谈,双方进入外交斡旋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