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论语新说006-价值

最近更新: 2025-04-13时长: 12:17
吴永达2025读《论语》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自我认同的价值感

# 全职太太的家庭贡献

# 孝道与社会行为关联

# 学问的根本是为人

# 夫妻共识的价值基础

# 社会认可的价值标准

# 儒家思想的价值体系

# 自我反思的成长方法

价值定义与自我认同
价值的本质在于“对别人有用”或满足自身需求,其成立需具备功能、需求、当下满足三要素。个人若认可自身行为的价值,无需依赖外部认同;若内心否定自身价值,则难以获得价值感。例如,水的价值取决于是否解渴,同理,个体的价值感源于自我认同而非他人评判。
全职太太的价值与夫妻共识
全职太太的价值需建立在夫妻共识基础上。案例中,妻子辞职后专注家庭,通过管理家务、节省开支、支持丈夫事业等隐性贡献实现价值。夫妻达成一致后,社会认可与否不再重要,关键在于双方对家庭分工的认同。若一方不认可全职太太的价值(如经济贡献未被重视),关系易产生矛盾。
孝道与学问的关联性
儒家思想强调孝道是学问的根本。游子观点指出,家庭中与父母兄弟的相处模式直接影响社会行为。孝悌之人犯上作乱的概率低,仁爱精神始于家庭关系的处理。学问的核心并非学历,而是为人处事的准则,如《弟子规》强调“有余力则以学文”,将孝悌置于知识学习之上。
夫妻共识与社会价值标准的冲突
社会普遍以经济收入衡量价值(如“上班挣钱”),但家庭内部价值可通过分工协作实现。例如,全职太太通过育儿、家务等间接创造经济价值(如母乳喂养节省开支)。若个体选择非传统路径(如不工作),需与家人达成共识,而非强求社会观念转变。
自我反思与价值实现方法论
曾子提出的“三省吾身”强调自我反思:是否忠于职责、守信于友、践行所学。这种内省方法呼应了儒家“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境界——专注自我认同的价值实现,而非依赖外部认可。通过内修而非外求,个体可建立稳定的价值体系。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