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论语新说027-乐之

最近更新: 2025-04-13时长: 14:54
吴永达2025读《论语》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享受乐在其中的生活方式

# 对抗本能的意志力局限

# 个性化因材施教方法

# 敬鬼神而远之的智慧

#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乐在其中的本质
作者以健身为例,提出长期坚持运动的关键并非依赖对抗本能的意志力,而是找到内在乐趣。若将行为视为本能需求,如吃饭般自然,便能乐在其中。孔子治学与教学的成功,正是源于将学问视为享受,而非谋生手段。真正的“乐知者”无需外部激励,其动力来自对事物本质的热爱。
教育与独立思考的关联
教育需遵循个性化因材施教方法,根据学生根器差异调整教学策略。佛家将学习者分为上、中、下根器,对应不同引导方式。家长应避免替孩子决策,而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赋予其反思空间。过度干预会导致依赖或对抗,阻碍自主思考力的发展,最终影响个体应对复杂情境的能力。
对待鬼神的中立态度
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的智慧”,既不谄媚迷信,亦不否定其存在。此观点与佛道思想相通,强调尊重生命形态的多样性,同时保持理性距离。谄媚鬼神易陷入利益交换的陷阱,而无敬畏心则易失德行底线。通过中立态度,可规避因盲目崇拜或否定引发的负面后果。
观机窦教的实践原则
互动中需观机窦教,根据对象状态调整沟通策略。例如,对宣泄情绪者以倾听为主,对明确提问者需简洁回应。佛家强调“分答”“智答”等技巧,针对问题性质选择回应方式。这种灵活性与孔子的“中人以上可与论上,中人以下不可与论上”原则一致,均体现对个体差异的深刻洞察。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