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论语新说020-远游

最近更新: 2025-04-13时长: 14:51
吴永达2025读《论语》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父母照顾方式

# 父母意见沟通方式

# 家庭抱怨处理态度

# 行动表达重要性

# 家庭连累心理准备

# 远游父母安排原则

# 父母陪伴时间规划

# 德不孤必有邻解读

# 人际相处边界原则

孝道与远游的平衡
原文围绕《论语》“父母在不远游”展开讨论,强调远游前需妥善安排父母生活,例如六祖惠能学佛前安顿母亲的案例。提出“游必有方”应理解为对父母的照顾安排,而非简单告知方向。建议通过提前规划行程、定期联系等方式避免父母担忧,体现“父母照顾方式”的责任感。
家庭沟通与矛盾处理
反对《弟子规》中“父母责打需无怨”的观点,主张以“父母意见沟通方式”为基础:若父母行为不当,可提意见但需保持尊重;若未被采纳,则执行且“劳而不怨”。强调家庭成员需做好“家庭连累心理准备”,接受关系中的连带责任,避免因过度劝说引发矛盾。
行动与言语的实践关系
引用“讷于言而敏于行”,指出“行动表达重要性”高于言语。通过擦地案例说明实际行动更能触发他人反思,而空泛承诺(如微信感谢)缺乏价值。建议观察他人行为而非轻信言辞,尤其在夫妻、朋友关系中,应以行动证明诚意。
处世态度与自我坚持
解读“德不孤必有邻”,鼓励坚持自我原则,不必因他人眼光放弃成长。以爬山为例,说明独特选择终会吸引同道,呼应“德不孤必有邻解读”。强调学习圣贤需耐得住孤独,同时接纳未来可能出现的志同者,避免盲目从众。
人际关系的边界感
引用“事君数斯辱,朋友数斯疏”,提出“人际相处边界原则”。与上级相处需保持身份距离,避免过度干涉;朋友交往应尊重共同兴趣,点到为止。通过职场和家庭案例,说明边界感能减少冲突,维系长久关系。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