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创作于宣和三年(1121年),记录作者赴莱州与丈夫团聚途中,在山东昌乐县驿馆寄宿时对青州姊妹的思念。词作以"泪湿罗衣"与"阳关三叠送别曲"的反复吟唱,刻画宋代女性特有的离别场景,通过"山长雨微"的旅途孤寂与"独闻孤管"的驿馆情境,强化了姊妹之情的深切。
艺术表现上,词人善用"东来蓬莱对比手法",以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反衬现实距离。口语化词作语言特色体现于"好把音书凭过雁"等直白表述,使情感传达更显真挚。清代周济词选评析中赞誉此作"清空一气如画",突显其不事雕琢的艺术价值。
注释部分解析了"四叠阳关"指代反复吟唱送别曲,"殷淑"为书信代称等典故。全词通过虚实结合的意象组合,将个人化的姊妹情深抒写升华为宋代文人离别场景描写的典范,其中"蓬莱仙山意象运用"更添词境深远,印证了李清照词作在婉约派中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