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行香子·七夕》创作于建炎三年(1129年),正值金兵南侵、时局动荡之际。词中借牛女双星七夕传说,以“草际鸣蛩”“云阶月地”等意象,暗喻天人永隔之痛,呼应其夫赵明诚病危与战乱阻隔的现实困境。
该词在艺术手法上突破传统,通过神话重构反用七夕团圆典故,强调“不相逢”的绝望,并以“关锁千重”暗指江淮战云下长江防线的军事封锁。天象隐喻巧妙结合七夕天气无常与人间变故,如“夏尔晴、夏尔雨、夏尔风”既写气候骤变,又映射政局动荡。
后世评点中,明代卓人月指出其“天然”特质,认为其脱胎于民间词风却更显生活质感;清代沈僧执则赞赏其以俚语淬炼入词的音律自然性。现代学者龙玉声进一步揭示,词中三次“转运”呼应建炎三年江淮战云的天气特征,将个人深情与时代悲歌交织,深化了作品的历史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