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临江仙·梅》通过庭院深深的环境描写,营造出云雾缭绕的江南庭院景象。词中"云窗雾隔的楼阁景象"与"玉兽弹轻的梅花形态"相互映衬,既展现梅花清瘦轻盈的特质,又暗含孤独憔悴的情感。词人以拟人手法的情感投射,将梅花人格化为思念故国的载体。
创作于建炎年间的创作背景下,这首词借物抒怀,通过暖风迟日的春日意象,隐晦表达南渡后对故土的眷恋。在"瘦梅"与"肥杏"的对比中,寄托家国之思的深沉寄托,透露出漂泊无依的人生境遇。
全词以含蓄深沉的艺术风格为特色,通过三重意境的叠加——环境渲染、物象刻画、情感升华,实现咏物与抒情的交融。明代词评家赞其"不滞色相",清代学者则称其"感慨无限",均指向词作超越表象的深层寄托,在婉约词风中蕴含骚雅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