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宣布开放市政服务中心地上停车场,在每日17:30至次日7:30提供夜间免费停车服务,旨在缓解梭鱼湾地区停车难问题。该政策作为2025年重点民生项目,通过政府大院夜间开放停车,展现开放共享的城市治理智慧,但需协调次日7:30前车辆驶离等管理细节。
讨论延伸至全国范围内政府事业单位开放资源的可能性。安徽石台县政府大院60年无门禁、山东乡镇政府开放晒粮场地等案例,体现机关单位资源共享机制的探索。但嘉宾指出,开放需平衡公共资源优化利用与管理成本增加之间的矛盾,尤其需应对市民规范停车素质提升等现实挑战。
经济因素成为重要考量。政府食堂节假日开放、立体停车场建设等尝试,涉及公共服务财政补贴压力与市场化运营的博弈。以淄博烧烤经济为例,说明资源开放与市民回馈形成的双向理解互动,可提升城市形象与营商环境。
最后聚焦社会管理难题。免费开放可能引发“公共地悲剧”,如学校开放后设施遭破坏等。专家建议通过科技手段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同时强调政府需以包容心态做好预案,市民则需配合提升公共意识,共同实现缓解居民区停车难问题的目标。
吕燕:中国人爱使小机灵,如果某地方是免费停车的话,有人会放弃自家小区付费停车,都一窝蜂停到免费的地方。小区物业停车收费来源会减少。大院有空地停车还是要靠经济杠杆来调节资源紧缺,譬如比小区收费稍便宜些,提供给那些不嫌麻烦愿多走一些路的人。如今新小区的停车位都按1点几的住户标准配置的,我家小区入住8年了,还有许多空车位,可租3000元一年,可买20万有产权证。
吕燕:宁波市第一医院入口处,所有人和物品都必须通过安检机才能通过,而机关大院须凭身份证、告知联系人才能“放行”,免费停车感觉是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