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台湾地区大罢免投票结果引发对民进党“抗中保台牌”效用的深度讨论。日本学者小栗原新信及前民代郑丽文均指出,该路线已显现疲乏征兆,尤其在泛蓝优势选区,其对抗性动员效果大打折扣。分析认为,此次投票结果反映出抗中保台牌失灵表现,部分源于民进党将罢免行动过度泛政治化,甚至牵扯小学生议题,导致绿色民粹动员引发民意反弹。
中间选民理性觉醒被视为关键转折点。通过馆长陈志翰等意见领袖的传播,岛内民众逐渐识破抗中保台牌的荒谬性,更多关注民生经济与两岸和平发展需求。赖清德虽仍强调“反共护台”,但台独神主牌的局限性日益暴露,仅能巩固基本盘,难以争取中间群体支持。
民进党因缺乏治理能力,持续依赖抗中保台牌作为主要策略,但该路线与民众渴望稳定发展的主流民意相悖。青鸟行动的过度动员及美国对台态度的现实考量,进一步凸显民进党本末倒置的政治操作。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或将更聚焦务实交流,而民进党若无法调整路线,恐面临民意海啸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