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近期围绕大罢免耗资巨大的争议持续发酵,赖清德拒绝担责引发舆论批评。赖清德作为民进党党主席,被指是大罢免的发起者和幕后支持者,其亲自发表挑拨性言论混淆社会认知,并利用司法工具滥用选择性办案,导致台湾社会分裂加剧。国民党等党派要求问责,但赖清德仅以模糊表态回避责任,甚至试图与罢免团体切割,引发外界对其政治利益至上的质疑。
民进党在罢免过程中被批评为政治操弄,通过贴标签、污蔑等手段制造对立,例如将普通民众诬陷为“大陆间谍”,加剧绿色恐怖蔓延。赖清德提出的赖十几条敌化两岸政策,将国民党污名化为“出卖台湾利益”,进一步激化岛内对抗。尽管罢免失败推责现象明显,赖清德仍拒绝道歉,民进党高层甚至计划延续争议性动员策略,引发对台湾社会和谐与治理体系受损的担忧。
此次事件不仅暴露台湾经济民生发展停滞,更凸显政治撕裂对社会的深层影响。赖清德当局的回避态度和民进党的对抗性操作,加剧了岛内人人自危的氛围。舆论呼吁停止利用意识形态制造分裂,回归务实治理,但当前局势仍难见缓和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