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农家乐“扫码闻鸡鸣”项目被跟风“恶搞”,一天900多人远程扫码致“鸡叫”不断

所属专辑: 高爽说法
最近更新: 2天前时长: 15:57
高爽说法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扫码闻鸡鸣项目

# 恶搞扫码行为

# 远程扫码触发鸡鸣

# 噪音扰民投诉

# 娱乐项目法律分析

# 扫码服务合同关系

# 慈善捐款承诺争议

# 虚假宣传法律后果

# 行政处罚依据标准

# 技术手段规避风险

项目背景与争议
重庆、贵州、湖南交界处的农家乐推出“扫码闻鸡鸣项目”,游客支付2元即可通过二维码触发公鸡雕像播放鸡鸣音乐。该项目因“远程扫码触发鸡鸣”被网友恶搞,单日最高900次扫码导致噪音扰民投诉,周边居民反映夜间频繁鸣叫影响睡眠。经营者采取断电、调低音量等措施,但仍面临法律风险。
法律合规性问题
律师指出,该项目作为娱乐项目法律分析需结合地方规定,若涉及噪音超标或未报备可能面临行政处罚依据标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持续噪音干扰他人生活可处200-500元罚款。责任主体为经营者,需承担管理义务,但追偿恶意扫码用户存在实操难度。
服务合同与消费者权益
用户支付费用即形成扫码服务合同关系,合同履行以触发鸡鸣为准,即便远程用户未听到声音也无权退款。若经营者未兑现慈善捐款承诺,可能构成虚假宣传法律后果,需承担民政部门罚款或慈善法规定的退赔责任,严重者涉嫌诈骗罪。
技术改进与案例对比
律师建议通过技术手段规避风险,如限制扫码频率或设置时段屏蔽功能。类似“火锅恶意下单”案例中,经营者通过IP限制防止恶搞扫码行为。当前项目需平衡娱乐属性与合规性,避免因噪音扰民投诉导致项目取缔。
社会影响与行业提醒
经营者若涉及慈善捐款承诺争议,应公开捐赠凭证以确保公信力。消费者需理性参与娱乐项目,避免盲目跟风。监管部门需明确公共场所娱乐设施的审批要求,从源头减少法律纠纷。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