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赏析:纪弦《火葬》

所属专辑: 草堂读诗
主播: 听堂
最近更新: 2020-07-31时长: 04:22
草堂读诗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诗人:纪弦



纪弦,原名路逾,台湾现代派诗人之一。他出版的诗集有《易士诗集》《火灾的城》《三十前集》《摘星的少年》、《隐者诗抄》《晚景》《半岛之歌》。



火葬


如一张写满了的信笺,

躺在一只牛皮纸的信封里,

人们把他钉入一具薄皮棺材;


复如一封信的投入邮筒,

人们把他塞进火葬场的炉门……

总之,象一封信,

贴了邮票,盖了邮戳,

寄到很远的国度去了。


赏析:


虽然纪弦曾以路易士为笔名在20世纪30年代出版过几本诗集,但直到50年代,他在台湾组织现代诗社,发表了大量引人注目的诗作后,才算成名。纪弦的诗,语言简洁,意象别致,内涵丰富,多用隐语和暗示,表现手法十分灵活。作为一名目光敏锐的诗人,纪弦善于在普通生活场景中捕捉诗意,而且他惯于将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种种思考熔铸在作品之中。


今天我们赏析的诗歌《火葬》,诗歌结构可以称为“层进聚焦”式,也就是说这首诗结构的处理方法有点类似于现代电影的镜头推进。


 “如一张写满了的信笺/躺在一只牛皮纸的信封里,/人们把他钉入一具薄皮棺材。”第一个镜头推出的是一个奇特的比喻,这个比喻暗含了一个悬念:“尸体”和“信笺”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


第二个镜头推出的仍是一个奇特的比喻:“复如一封信的投入邮筒/人们把他塞进火葬场的炉斗”,这个镜头同样暗含一个悬念:“邮筒”和“炉斗”又有什么必然联系?


第三个镜头还是一个比喻:“总之,像一封信/贴了邮票,盖了邮戳/寄到很遥远的国度去了”,这个比喻是对前面两个比喻所隐含的悬念的解释:既然,死亡是遥远的国度,那么,尸体当然成了信笺,而火葬场的“炉斗”也顺理成章成了“邮筒”。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个比喻,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为什么死亡会是遥远的国度,作者并没有点明。读者对这种内在联系的思索就构成了作品的深层意蕴。这种意在激起读者思考的的结尾,我们可以称之为“召唤结尾”:即发挥作品本体的聚合力量,把读者吸附在作品周围,构成审美心理仪式,从而把读者裹入一种思考过程中。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