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广东游客卢女士的孩子在高铁上不慎将儿童手表遗落在纸质垃圾袋中,通过定位发现手表位于大同南站垃圾处理区域。卢女士通过市政服务热线求助后,当地环卫工人在高温环境下耗时四小时翻找八吨垃圾,最终找回遗失儿童手表。卢女士曾试图发红包感谢环卫工人,但被婉拒。
大同市城管局及下属环卫公司证实此事并非个例,称“只要老百姓有需求就会去做”。城管局副局长肖志刚表示此类行为属于职责范围,未提及具体成本承担问题。当地媒体将此事报道为“暖心故事”,但环卫公司官方公众号相关视频已无法查看。
事件引发网友争议,部分人质疑翻找遗失儿童手表的必要性,认为应优先处理紧急救援需求。舆论焦点集中于环卫工人高温翻找垃圾作业的合理性与劳动保障,包括额外工作量是否获得相应报酬、成本是否由基层员工承担等。
澎湃新闻评论提出三重质疑:翻找垃圾产生的成本由环卫工人自行承担,与有偿救援规定的逻辑矛盾;额外工作未明确报酬发放机制;城管局“民生需求无约束”的表态缺乏实际考量。网友批评此类宣传忽视一线劳动者权益,呼吁建立更合理的公共服务响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