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育儿焦虑被商家利用并形成产业化链条。市场上涌现高价益智玩具、宣称助长高的儿童滋补品及强调“关键期”的早教课程,商家通过制造育儿焦虑的营销套路,将教育责任与消费绑定,加重家庭负担。专家呼吁需通过监管、社会与家庭协作,遏制育儿商业化趋势,回归育儿本质,避免其成为牟利工具。
另一方面,廉价手机壳的安全问题引发关注。调查发现,部分小作坊使用回收塑料、工业染料及医疗废料生产手机壳,导致塑化剂、多环芳烃、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超标。浙江省监管机构检测显示,低价产品铅含量超国标30倍,长期接触或引发基因突变、慢性中毒。建议选择液态硅胶或TPU材质、通过三C认证的产品,新手机壳使用前需清洗通风,定期更换以减少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