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男子拆快递时因包装内弹性支架爆裂,遭遇数十根玻璃纤维刺入眼球的意外事件,被喻为现实版“暴雨梨花针”。医生发现其眼角结膜和眼睑密布透明异物,需反复手术清除残留的微米级碎屑。玻璃纤维具有超强穿透力,可长期潜伏人体组织,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引发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甚至导致尘肺病或呼吸道疾病。
生活中常见物品如帐篷支架、合金筷子、网线外皮等均可能含有玻璃纤维制品。此类材料若存放过久或受挤压,易产生微米级碎屑,最细仅头发丝二十分之一,轻质易散的特性使其易粘附皮肤或飞散至空气中。需注意,固定于建筑材料中的玻璃纤维管等成品通常安全,但未固定的原料或松散制品存在风险。
若接触玻璃纤维,应优先用肥皂水冲洗皮肤,降低纤维与皮肤的摩擦力,避免二次挤压。随后可借助黏稠的高筋面粉水吸附残留纤维,自然晾干后剥离面糊。处理过程中需佩戴口罩,防止吸入碎屑,并彻底清理环境。若症状严重或处理不彻底,应及时就医,保障眼部及呼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