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化是指体内钙离子异常沉积于骨骼以外的组织(如关节、肌肉、皮肤等),导致硬化或功能受限。钙化分为生理性钙化和病理性钙化两类。生理性钙化是骨骼、牙齿等部位的正常钙沉积,而病理性钙化则与代谢异常、慢性疾病(如肾病、动脉硬化)或激素水平失调(如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相关。久坐人群、更年期女性及高钙饮食者是病理性钙化的高危群体。
钙化的发生与补钙过量并非直接关联,更多涉及钙磷代谢失衡、疾病及生活方式因素。例如,维生素D缺乏或过量、长期饮食不均衡、缺乏运动等均可增加风险。早期钙化症状可通过“摸一摸、动一动、看一看”自查:触摸关节周围硬块,检查关节活动是否受限,观察皮肤异常斑块。若出现不明疼痛或硬化表现,需及时就医确诊。
预防钙化需兼顾饮食与运动。建议每日补充600毫克钙,结合维生素D及含镁食物(如绿叶蔬菜)以维持钙代谢平衡。运动方面,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配合关节拉伸可增强关节灵活性,降低钙化风险。高危人群应定期监测血钙、血磷及维生素D水平,早期干预代谢异常,避免病理性钙化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