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与发展时期,李鸿章主导的近代工业建设如火如荼。与此同时,陕甘地区爆发回民起义事件,演变为民族仇杀与捻军联合叛乱。左宗棠临危受命,暂停福州船政局事务,展开为期六年的陕甘平叛行动,以血腥镇压手段恢复秩序,但也因残酷手段引发争议。
1870年代,中亚军阀阿古柏发动新疆分裂行动,联合宗教势力侵占新疆大部,沙俄趁机以“援助”为名强占伊犁。此时清廷因太平天国、捻军等战乱初平,面临战略重心抉择:左宗棠主张塞防优先,认为新疆是抵御沙俄的屏障;李鸿章则强调海防建设,提出暂缓西征以应对列强海上威胁,双方围绕李鸿章左宗棠战略分歧展开激烈争论。
1875年,清廷最终支持左宗棠西征收复新疆。年过六旬的左宗棠抬棺出征,以坚定意志指挥清军,耗时一年击败阿古柏势力,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全境。此后通过外交谈判与军事威慑,曾纪泽于1881年成功收回伊犁,维护了领土主权。
左宗棠西征虽为晚清夕照图中最辉煌战绩,但也暴露晚清军事开支困境。战争耗资数千万两白银,加剧财政危机。这场胜利既彰显了左宗棠的军事才能,也反映了清廷在战略决策与资源分配上的深层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