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华东政法大学】被誉为“东方哈佛”的华东政法大学。

最近更新: 11小时前时长: 03:38
上海建筑背后的故事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华东政法大学历史沿革

# 圣约翰大学建筑风格

# 中西合璧建筑艺术价值

# 万行渡路地名演变

# 苏州河步道校园景观

# 钟楼怀石堂历史建筑

# 六三楼反帝纪念事件

# 法华渡历史渊源考据

# 约翰书院前身溯源

# 林语堂圣约翰校友

历史沿革与地理溯源


位于万行渡路1575号的华东政法大学,其校址地名历经“法华渡”“范巷渡”“繁王渡”等演变,现称万行渡路。该区域最早可追溯至1879年建立的圣约翰书院(后更名圣约翰大学),其前身为约翰书院,由通河洋行和英商埃尔德公司设计,现为华东政法大学历史建筑群的核心组成部分。


建筑特色与文化遗产


校园内保留了大量圣约翰大学时期的中西合璧建筑,如钟楼怀石堂、四研堂(孙中山曾在此演讲)、树人堂等。这些建筑融合近代中西风格,兼具人文历史底蕴与建筑艺术价值,其中六三楼为纪念反帝爱国运动而更名,成为历史事件的标志性符号。


学术传承与名人影响


圣约翰大学作为中国近代办学时间最长的教会学校,培养了林语堂、宋子文、张爱玲等杰出校友。华东政法大学延续其学术基因,被誉为“东方哈佛”,在中国法学教育及外交人才培养领域具有深远影响。


校园景观与当代发展


如今的华东政法大学沿苏州河步道打造开放景观,将百年历史建筑与自然生态相融合。校园内保留的270度合景空间布局,既承载着圣约翰大学时期的规划理念,也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见证。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